您的位置: 首页>群团工作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情况

时间: 2022-02-24 来源: 区直机关工委群工部

抓好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一是始终注重加强思想引领。坚持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支部学习为依托,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治边稳藏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涉及民族团结工作分别为2次、2次、5次;各支部学习148次;开展“周五大讲堂”35期,涉及民族团结讲座3次。二是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2021年8月初,完成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西藏工委历史沿革陈列室、西藏工委财经委机构变迁陈列室布展工作。截至目前,相继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已接受参观40余批次,参观人数达500余人,得到了庄严、姜杰、白玛旺堆、刘江等自治区、国家部委领导和各区直单位党员干部的充分认可。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根据班子成员变化,及时调整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将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工作和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践行于西藏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在干部职工构成中,汉族占54.5%,藏族占42.9%,其他民族占2.6%。2021年以来提任或晋升82人,其中少数民族44人;公开遴选录用的11名人员中有5名同志为少数民族,人才引进2人均为少数。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夯实法治基础

一是始终注重政治机关普法教育。把编制部署“八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及法治机关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查设立“全区发展改革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发展改革法治机关建设领导小组,”着手制定《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发展改革系统“八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安排部署,并将普法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确保全区发展改革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并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二是严格履行民族团结成员单位职责。作为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制兼职委员单位,9月26日上午,区发展改革委在拉萨宇拓路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宣传活动。

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水平,夯实能力基础

一是始终强调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今年1月24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以专章形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二是始终注重项目建设落实落地。调度一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具有西藏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发展前景的项目,比如学前双语教育普及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西藏文物平安保护工程、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西藏文化广电艺术中心、西藏博物馆、西藏美术馆等项目,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十四五”规划对相关项目予以了大力支持,已经初步纳入规划的项目包括:建设藏学研究中心高端智库,打造藏文出版核心数据库,实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传统建筑发掘和保护工程,西藏地方与祖国交往关系遗存遗址等。三是始终注重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坚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民生底线来抓,充分发挥综合部门职能作用,新增认定青年就业见习基地100家,完善高校毕业生多位一体就业体系,截至9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5.1%,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同比增长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将4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交由农牧民施工企业组织,吸纳群众就业。三大民生项目扎实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积极落实投资,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落实国家以工代赈投资30965元,共安排以工代赈项目107个,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105万元进一步促进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增2021年落实“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城镇重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50920万元,主要用于隆子县、米林县、普兰县、亚东县4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2021年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420万元。五是加大民委系统网络信息化建设。从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西藏民委系统“十三五”时期网络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建成上至国家民委,下至7市(地)、74县(区)民族事务工作单位信息网络、数据库、信息平台及视频会议系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