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策划>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章仓三湖”的历史变迁

时间: 2021-09-14 来源: 西藏日报

1950年,先遣连进驻扎麻芒堡,缺粮断盐,“盐羊古道”上的“盐帮”牧民不顾头人禁令,把盐撒在先遣连驻地附近。后来,他们又担任向导带着先遣连进入普兰—

本报记者 章正 廖嘉兴 扎西白玛 杨军录

“东有茶马古道,西有盐羊古道。”

“盐湖是一个宝库。其他的宝贝,再好也不能吃不能喝。盐湖的宝贝又能吃又能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太阳、月亮赐予我们宝贝……”

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羌麦村盐湖旁,非遗传承人、76岁的布玛尔唱起了这首盐湖牧民世代流传的古老歌谣。

由鲁玛仁布错、吉嘎错、卡庆错组成的藏西最大的“盐湖”,被称为“章仓三湖”,盐场面积2500多平方米,年产盐3000吨。阿里退休干部米玛次仁告诉记者,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藏西著名的“盐羊古道”的起点。以盐湖为中心,西至阿里普兰、东至拉萨、南至日喀则、北至新疆,甚至印度、尼泊尔都能寻觅到“盐羊古道”的踪迹。

的确,这是一片老天眷顾的地方。然而,西藏和平解放前,搽卡(盐湖乡旧称)的盐,却没有给盐湖人带来好日子。

那时,“盐羊古道”多以“以物易物”形式进行交易。而负责运盐的,是大大小小的“盐帮”。大的盐帮,有几十个牧民、一千多只羊;小的盐帮,只有三四个人、两三百只羊。他们赶着羊群,一边放牧,一边驮盐,风餐露宿,把盐运往各地,换回糌粑、砖茶、大米、青稞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布玛尔回想起他18岁时第一次驮盐的经历:跟着盐帮,赶着羊群,每只羊驮运20斤盐,在革吉到普兰的山路上艰难行走。盐帮之路,充满艰险。途中时常有土匪出没,他们只能昼伏夜出,还得把短刀悄悄藏在怀里。沿途自然灾害频发,一不小心,羊就会被洪水卷走。一趟来回,一个半月,羊背被盐袋磨破了,伤口上生了蛆,人也瘦得只剩下了骨头架子——人苦,羊也苦。

“两只羊驮的盐,只能换回20斤青稞。这还算是比较理想的交易。”布玛尔说,那时,驮一次盐,顶多只能维持一家人两个月的生计。驮盐,只能周而复始。

这样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盐湖的盐,真正成了盐湖人致富的“宝贝”。

2010年,盐湖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在保护好盐湖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以人工方式,科学合理限量开发盐湖资源,统一开采,统一销售。按照采盐的难易程度,每袋盐支付村民9元到15元不等的工钱。“去年,我们家仅这一项收入就有两万元。”布玛尔笑着说,吃穿早就不是问题。

说话间,老人幽默地指了指自己的衣服对记者说,变化就在这里。年轻时,自己常年只有一身衣服,袖子都磨破了,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然手就从袖子的破洞穿过去。现如今,家里衣柜里面堆满了衣服,有氆氇的、羊皮的,还有在市场里买的各式各样的衣服,可以按照不同时节来选择。“这都是党和政府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呀!”布玛尔由衷地说。

一个普通老人的衣着之变——从“四季一衣”到“一季多衣”,背后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百姓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盐湖乡党委书记贡觉次仁插话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用羊驮盐的运盐方式已经成为历史,运盐工具也全部改成了卡车。

2005年,羌麦村向革吉县扶贫办申请到14万元的扶贫资金,加上村里自筹的13.8万元,开办了盐湖乡羌麦村扶贫盐场。

然而,世代守着盐湖的人们,遇到新的烦恼:看着这个宝库,他们发现,盐湖的盐价格总也上不去,羌麦村村民们生活依然停留在温饱线上。

2010年,盐湖乡羌麦村盐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刚开始,羌麦村24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村民不到30%。那时,大部分群众对合作社能否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持怀疑态度。”村委会主任索南贡布说。

盐湖乡党委、政府和羌麦村“两委”没有气馁。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在不增加盐湖开采量的前提下,发展高附加值盐业产品,打造盐湖乡盐业特色品牌,做好牧民增收文章。

如何提高盐业产品附加值?盐湖乡干部群众为盐湖的盐重新作了定位。

——“革命盐”。在盐湖乡,几十年来一直传颂着一段军民鱼水情的佳话。1950年秋,一支神秘的部队进驻离搽卡不远的改则扎麻芒堡。他们一边为群众医治疾病、帮助群众放牧,一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尽管这支部队衣着单薄、物质匮乏,但他们还是把自己带的有限的衣服、粮食、茶叶救济给贫苦牧民。这支被群众称为“菩萨兵”的部队,就是从新疆进藏的独立骑兵师先遣连。眼见先遣连缺粮断盐,搽卡“盐帮”里的牧民扎努、群增不顾当地头人不准与解放军接触的禁令,在驮盐经过扎麻芒堡时,故意将驮盐的袋子扎破,把盐撒在先遣连驻地附近。第二年,他们又自告奋勇担任起向导,带着先遣连进入了普兰。

——“文化盐”。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盐羊古道”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运输劳作过程中,他们创作出了当地特有的采盐驮盐民谣、谚语和暗语,也孕育出久负盛名的“盐羊古道”传奇故事。

——“经济盐”。盐湖养育了当地百姓,是搽卡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长期以来,搽卡牧民一边放牧、一边驮盐,并以此来维持日常生活。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后,盐业作为盐湖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资源,不断发展壮大。

——“生态盐”。千百年来,搽卡牧民始终秉承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理念,精心呵护着盐湖这块大自然赐予他们的“宝贝”,坚持传统的人工采挖的“古法”方式,从不滥采滥挖。合作社成立后,乡党委又制定了“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极大地保护了盐湖资源。

提高盐业产品附加值的定位有了,在此基础上的盐湖系列产品也应运而生。

羌麦村盐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纳当地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党员和群众作为经营管理人,遵照国家有关生产和销售食用盐的规定,不断开发新产品,盐业产值实现了质的飞跃。

粗盐、保健盐、浴盐……

“这十几年,我们先后研发了七代产品,产品价格也是一代比一代高。”贡觉次仁指着去年研发的足浴盐,向记者介绍,“我们请藏医专家按照古方配制的足浴盐,在盐里加入了十几种藏药,盐的价格比普通盐提高了十几倍。”

创新发展,与其说提高附加值,不如说在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比较优势。

贡觉次仁坦言:“我们意识到,盐要与传统文化结合,特别是古法生产与藏医药的结合,这是我们发展的优势,不能丢!”

为此,曾经引发了一场村民讨论。

有人说,和其他地方相比,这里产盐有优势,不用经过繁琐的晒盐,就可以直接卖钱,完全可以用机械捞盐,赚钱更快。

乡政府却态度鲜明:不行,必须坚持古法方式,保护为主,有序开发!

为何如此坚持?贡觉次仁一语道破:“盐湖资源宝贵,古法是我们的优势,应该在附加值上做文章,不然还是卖不出好价钱。”

实践出真知。二十多年前,这里产的食盐一袋100斤,10块钱一袋,有时村民间还互相杀价,赚不了多少钱;如今,四斤包装的保健盐,能卖到60元,足疗盐能卖到几百元一斤。

发展之路,高下立见。

如今,羌麦村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盐,带来实实在的收益。去年,人均收入1.4万元,每位村民仅分红就拿到了670元。

这是盐湖人的智慧。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点。

“现在整个合作社总资产1000多万元,粗盐加工厂转型成集采盐、储存、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贡觉次仁介绍,去年,该合作社仅盐一项,销售额就达172万元,利润104万元,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观念变化不再难。羌麦村适时修改了村规民约,明确私人不能盗采盐,对当地的生态进行保护。而今,这样的观念早就成为一种自觉。

观念之变再次发生,体现在文化上。如今,“盐羊古道”被评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家对文化重视了,比如世代流传下来的采盐歌谣,我们重视传承,为下一步发展旅游业打好基础。”贡觉次仁表示。

观念的改变,拓宽了发展的道路。一粒小小的盐,不再着眼解决生计,这里的人们,思考的是如何高质量发展。

“盐羊古道”活力涌现,正闯出一条新路。